close

台灣常見的三種皮膚癌是基底細胞癌、鱗狀細胞癌、黑色素細胞癌。

而基底細胞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皮膚癌,約佔所有皮膚癌的75%,均生長在表皮組織,由表皮下層的基底細胞發展而來,所以稱為基底細胞癌。年紀越大,發生機率越高。最常見於老人家的臉部,通常好發於六十歲以上,男多於女,約為二倍。

基底細胞癌是日曬所致,過高紫外線可以破壞皮膚細胞的基因,並降低皮膚組織的免疫力,愈靠赤道的地區發生率愈高,台灣南部的發生率,可能較北部高。因此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要更特別注意防曬的問題。發生位置主要在頭頸部,特別是鼻子、前額、眼週兩頰等部位最容易罹患,因為較容易曬到太陽。不過,其他身體部位都還是有可能發生。

基底細胞癌早期是膚色或粉紅色,表皮周圍光亮凸出,呈現膚色伴隨有微血管擴張的小腫塊,中間偶爾有潰瘍傷口,部份基底細胞癌有黑色素沉積。初期腫瘤生長緩慢,不會痛;後來出現中心潰爛、滲血,結痂。

日常生活注重防曬,定期自我皮膚檢查,是皮膚最基礎的保養方法。如果在頭、頸、軀幹皮膚長出不明的腫塊、潰瘍或痣的顏色、形狀突然改變、容易流血或出現長久不癒合的傷口,都應該儘速尋求醫師診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xkin 的頭像
    xkin

    皮膚研究室

    x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