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冬季癢」屬於「缺脂性皮膚炎」,也是中、老年人冬季時常見的皮膚問題。通常以搔癢為主要症狀,好發於溫度較低的四肢,尤其是小腿前側,有時也在上肢或背部、腹部出現令人非抓不可的搔癢感。剛開始,皮膚外觀正常或僅有脫屑;反覆搔抓後,皮膚出現抓痕、血痂。洗澡後也會發生皮膚搔癢。


原因主要有三:一、冬季低溫,使皮膚的血管收縮,局部血液循環降低,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減少,造成皮膚缺水、乾燥。二、冷風也會加速水分蒸發。三、皮膚的老化,或是併用降血脂藥物,會使皮膚角質層的脂肪組成及結構異常,造成皮膚的保水功能降低。

【Dont's】
1. 沐浴肥皂的選擇以中性沐浴乳為佳,勿用消毒水。
2. 勿搔抓患部,避免皮膚發炎情形加重。
3. 莫泡熱水澡,溫度不易過熱,淋浴較佳。
4. 避免環境溼度過低。室內相對濕度宜維持在50%以上,尤其是有使用暖氣時。

【Dos】
1. 冬季癢,治療與保養應並重,治療上以富含油脂的藥膏塗抹患部以減輕發炎反應,口服抗組織胺止癢藥物抑制癢感。
2. 洗完澡、擦乾身體之後,立即擦上保濕滋潤的身體保養品,避免皮膚接觸乾冷空氣而造成水分流失。
3. 選擇兼具補水及補油的滋潤型保濕乳霜。如果沒有水分,光補充油脂,會讓肌膚更乾、更悶,無法改善乾癢問題。保濕成分又包含「增濕」與「鎖水」兩種功能。「增濕劑」如玻尿酸、甘油、膠原蛋白、醇類等,來幫肌膚增加水分,補充像乳酸、胺基酸這類皮膚層原有的天然保濕因子成分,更能增加皮膚的保水效果。而「鎖水劑」則例如礦物油、凡士林、荷荷芭油、小麥胚芽油、月見草油、乳木脂、角鯊烯、神經醯胺等成分,都可以發揮長效保濕的作用。
4. 以棉質衣料為主。避免毛質衣物直接接觸皮膚,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。
5. 營養建議:「冬季癢」因為出現皮膚乾燥、脫屑等中醫所謂「燥」的表現,飲食上可多補充具滋潤性、富含膠質的食物。

動物性膠質包括雞腳、豬腳、豬皮、牛筋、海參、魚皮、海蜇皮等;植物性膠質則有白木耳、黑木耳、秋葵、川七葉、皇宮菜、山藥、蓮藕、栗子、菇類、仙草、海帶、石花菜等。

※以下藥膳可作為日常保養的選擇:

1. 枸杞銀耳湯:白木耳、枸杞一同燉煮,熬煮到呈膠稠狀更佳。

2. 潤膚粥:糙米(1杯)、何首烏、黃精(各15克)、百合(9克)、白果(6克)、紅棗(10顆)。將何首烏、黃精先煮成中藥茶飲,茶飲放涼後和百合、白果、紅棗、糙米,一起煮成粥即可。

3. 山藥海鮮湯:新鮮山藥100克、枸杞10克、紅棗10顆、蝦仁120克、旗魚120克。先將山藥、枸杞、紅棗放入鍋中熬煮,煮滾約15分鐘,再加入蝦仁、旗魚煮滾後,加鹽調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